剪辑是表达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的创造手段,也是影片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再创作。用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戈达尔的话来说,剪辑才是电影创作的正式开始。
最早的电影其实并没有剪辑这回事,像1895年的正式公映的电影《工厂大门》、《火车进站》、《出港的船》、仅仅是一分钟的时间,几乎只有一个镜头构成,更谈不上要如何去进行后期的处理,如果以现在的水平来看,这些影片就是一个素材,可能截取真正用的上的就是几秒钟而已。但直到1897年的一次偶然,将一个错误的影片放映错误,让人们真正领会到剪辑带来的独特魅力。仅仅是一个错误,却让偶然促成了剪辑的艺术,也是突破了单个镜头来叙述一个故事的局限,让这个艺术加工的东西,更加具有戏剧性,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促成这一切的便是卢米埃尔,电影剪辑的创始人。而原本播放错误的影片是反应消防员生活的单一镜头的短片《水龙出动》、《水龙扑火》、《扑灭火灾》、《拯救遇难者》这四部电影。
也许你会笑说,剪辑原来如此不靠谱呀,那么你就错的。对于剪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了解。
早期个人风格十分强烈的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昂内的电影是十分具有争议性的,而他比较多人熟悉的电影《美国往事》原始版剪辑出来的时候是4小时29分,后来为了在1984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放映,莱昂内剪了一个3小时49分钟的版本送去(这就是所谓的欧洲版)。结果,影片在美国上映时,制片方还是嫌时间过长了,按照自己的意思将原本4个多小时的片子剪成了2小时左右。在影片中所有的闪回段落都被取消了!时间顺序完全按照正常的事件顺序排列!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以至于导演从此到1989年去世都没有再拍片子,《美国往事》(电影正式公映的时间为1984)便成了他最后一部电影。
所以,几乎所有的导演都痛恨剪刀手,但为了在电影公映时能够上映,也只好忍气吞声了。于是,在电影市场上便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导演剪辑版的东西,通常来说,导演这么做的原因就只有2个,一、是为了避免电影被时间的局限;二、也是为了广大观众的福利,免得让他们看到一个被“阉割的太监”,毁了整个电影的口碑。
大卫·芬奇导演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导演大卫·芬奇,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的吧。他的独特“芬氏”黑色影像的绝对是吸引我的一个要害,包括他对镜头的运用,打光技术的揣摩几乎可以说是自成一派。从最早接触的《搏击俱乐部》到《社交网络》,奥斯卡也终于肯定了这位大叔独特的剪辑手法,让《社交网络》成功的获得83届奥斯卡最佳剪辑的殊荣。
虽说《社交网络》靠的不仅仅是剪辑,强硬的剧本和台词也是功不可没 。当然还有编剧对剧本的造诣,利用了大量的台词、闪回等手法进行艺术的加工来美化整个脉络,也让这部电影展现出独有的魅力。而在剪辑上,《社交网络》利用真实时间线上最后的诉讼对峙戏为基础,快速的剪辑和连贯性故事作为主角的回忆,构成了一部“Facebook创始人发展史”。以一种打破线性逻辑叙事方法,来描述整个事件,运用创造性剪辑来概括了整个脉络。
如果,必须用一部电影概况大卫·芬奇的剪辑效果的话,那么《搏击俱乐部》无疑是对应的戏剧性效果;《返老还童》对应了表现性效果;《颤栗空间》对应了节奏性效果……不可否认的便是《社交网络》是他们的集成品,把所有的创造性剪辑发挥到极致的一个典型代表。
那什么叫创造性剪辑呢,创造性剪辑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戏剧性效果剪辑
叙事技巧的要点是,运用调整重点、关键性镜头出现的时机和顺序,在镜头动作事态的连贯中,选择恰当的剪辑点,使每一个镜头动作的新发展都在戏剧上最合适的时刻表现出来。剧本上会有一定的构思基础,故事片常提前暗示或有意延缓“危机”、“事变”来制造紧张期待的悬念、出人意外的惊恐,这便是戏剧效果的剪辑。
在《搏击俱乐部》里面,患有人格分裂的主人公在大卫·芬奇的场控中一层一层揭露故事真相,到最后和女主角手牵手一起观看大楼爆炸的场面几乎把戏剧性完美的演绎出来。
二、表现性效果剪辑
类比是其中最为容易理解的表现方式,具体分为内容或形式不同的镜头间的对列,也是创造性的剪辑广泛运用的表现手法。一般引人注意的是通过剪辑的安排和穿插,将一些与直叙故事的内容相对比或者加深彼此之间的冲突,来集中渲染气氛和烘托情绪。
《返老还童》就用了一个对比,老年童心对比正常人,再利用不同镜头术语去剪辑,把表现性穿插在故事里面,在剧本的安排上带给人一个不平凡的奇幻故事。
三、节奏性效果剪辑
镜头短,画面转换快,引起急迫、激动感;镜头长,画面转换慢,导致迟缓乃至压抑感;长短镜头交替切换可造成心理紧张度的起伏。因之,剪辑控制画面的长短,可强化或减弱镜头切换中动作事态的速度,调整与叙事内容格调相应的情绪节奏。这种通过镜头长短对比形成的速度节奏的技巧效果,一般称作剪辑调子,通常叫作快速剪接或慢速剪接。镜头的长短基本取决于镜头画面内容的简繁,画面快慢的切换不能超越镜头内容含义的充分表达和为观众了解的最低时限。
对于《颤栗空间》来说,最为特别的一幕就是与劫匪对峙的场景,画面的转换已经烘托的气氛,如果仔细看镜头,你会发现,每一个镜头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含义。包括情绪的间奏,内容的发展,都用剪辑来表现其中的恐惧心理以及无助的感觉。
《社交网络》里面,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利用了一个全景主镜头带入画面,利用犀利的对白和咄咄逼人的快速口语将正文引出。开篇的惊艳就在细节部分就绝对了成败,其中在剪辑上就赋予了镜头的人性,包括当时还是男主角的女朋友的面貌表情几个特写,细致到一个皱眉,一个脸部的变化,就把这段分手戏码弄得比一般普通的情节要精彩许多。在节奏性上,正反打的几个剪辑和镜头切换,就让原本疾风暴雨般的对话来得更猛烈,更生动,不至于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
而大卫·芬奇的秒其实还有在配乐和色调上体现,包括分手后女友一撇而去留下男主角一个人独自喝闷酒回到宿舍那一段,大量利用了空旷的场景、和远景镜头来去刻画,暗冷色调的营造和搭配镜头,几乎把一段失恋后的看到的世界给全部呈现出来给大家看到。而仅仅是在这个镜头的剪辑上,就一个失恋者的姿态给完美演绎。
之后再利用平行剪辑(又称平行式蒙太奇)的方法引出第2男主角——安德鲁·加菲尔德。运用不一样的拍摄技巧,在不同地点,剪辑时分别穿插两个事件的镜头,表现跨越空间的特性,仅是如此便表达出两个事件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了单调和之前分手后的剧情死板,也可以带出想要表达的重要内容,使整出戏的连贯性更加流畅、易懂。
电影在剪辑上的妙,还有在一对双胞胎上体现。对于没有特别去了解幕后故事的人来说,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社交网络》里面的那段双胞胎其实都是由一个人(艾米·汉莫)负责去饰演的,只是在后期的剪辑处理上,把同一个脸给key上另外的替身上面。利用早年《返老还童》塑造皮特的方法去再次刻画那对双胞胎兄弟。而在这之前,前期人员只需一个演员的脸部表情的收录,再留给后期的剪辑师配合与协调运用,在剪辑里面实现现实中的不可能和理想世界的样子。这也是不仅仅靠一个镜头便可制造出来的,后期和剪辑的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大卫·芬奇的敏锐思维也再次捕捉到了社会上的通病,并且以精准的剪辑,把发生将这个金钱社会上的阴暗面呈现出来。撇开原著小说不说,破开了传统思想加以创造,便是剪辑的魅力之一。如果正如照搬小说的剧情以及时间发生顺序,或许就是一部单纯名人传记的纪录片,而不是像电影那样,那么具有故事性,在奥斯卡上也不会脱颖而出。
对于《社交网络》来说,他的故事大纲其实算是好莱坞里面一个老套的故事,如何拍的有新意,该怎么样去创新,其实也是一个关键。所以大卫·芬奇就在剪辑上进行二次改造,避免了一个天才的成长史,而更多去描绘天才成为bitch的过程,从故事反面体现出人无完人的真言,在一个情节之中引出讽刺、批判与反思。
镜头的成败和剪辑是相互相成,剪辑只是一种后期加工,能让整个故事完整起来,给你一个不一样的视觉感去领会故事。但缺少了镜头和有气氛的烘托(配乐是烘托气氛的表现方式),剪出来的东西也未必能见得了人。同样,好的故事也能让剪辑的魅力增加,剪辑只是把艺术化加工的一道程序,或许正因为如此,剪辑只是在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偶然现象,但是他赋予的更多是创造性思维,这便是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