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整体上看的电影不多,质量上参差不齐的更多,因此在选取这十部电影的时候考虑了很多因素,比如观赏性、创造性、整体性这些方面。从很多人的榜单甚至言行上,都能感觉,大部分一些人的偏好,很多人都说不喜欢商业性的东西,这里无非是对于一些传统技术或者陈词滥调的风格的排斥。可是,除去这些,还是有不少区别于这些东西的好作品。特别是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不排斥一些传统的老掉牙故事,也不排斥是否用了很多大明星拍的很文艺的商业片,我更关注的是他如何让一部电影区别于一些同类型电影让他与众不同。这其中涉及到的一些技术上的创新、或者表现手法的独特其实都是对于一部电影有很大影响的创作手段,因此在这些基础上选出的十部或许有你喜欢,或许你齐之以鼻,但是这里面考量就是如此。
相对总结了14年和13年的榜单对比,其实发现差别不大,相对来说都是偏好一些有故事性的且不缺感染力的作品。而且一贯的榜单都列取各个地方作品,不仅仅是局限在一个地区里的东西。所以比较大杂烩,也比较耐人寻味一些。
TOP.10 《辉夜姬物语》(日本)
跟宫崎骏的《起风了》更有特色的电影就是高畑勋的《辉夜姬物语》了,两者都是吉卜力的代表人物。只是《辉夜姬物语》的风格更加具有艺术性一些,甚至让人觉得更讨喜。《辉夜姬物语》的故事其实也是很老套的,取自家喻户晓的日本民间传说《竹取物语》的故事。只是在创作上,风格非常独特,甚至在处理情感的部分,配乐的大量运用,都显得充满着神奇的色彩。除了遵循以为对手绘动画的坚持,在镜头的把控下,几乎每一个镜头都能成为一幅画。对于故事最后阐述的寓意也是有着佛理而传出,似乎让人一目了然导演的用意。
TOP.9 《女性瘾者》(丹麦)
一直非常喜欢大胆的电影,包括里面的场面、包括演员的表演、甚至包括导演对于这部电影的诠释。从一开始的用了一个人的个人主观镜头去说故事,本身就代入感很强,深入浅出的公式再加上画面的哲学理论就已经让人看似不简单的内容更加有意思。这不仅仅是故事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导演的一些举动也是让人觉得有惊喜。在女性题材中揭露的弊端,其实不仅仅是电影里所展现那样,很多细节的东西可以挖掘,比如回忆孩童时候的点滴、与男友共处的趣事,这些情景的塑造,都表现得很微妙,再加上大尺度的表演,可以说非常具有观赏性。
TOP.8 《猩球崛起:黎明之战》(美国)
动作捕捉技术玩腻了的情况下,回归到传统3D人物的塑造为了还原真实感,《猩球崛起:黎明之战》在这方面做的相当不错,仅从刚开始的十分钟就能奠定他特效的强悍,安迪·瑟金斯用自己的动作捕捉技术配合雨景加上猿人的毛发材质的3D效果相当逼真,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除此之外,猿人与人类之间的斗争引发的争论,其实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命题作文。
TOP.7 《少年时代》(美国)
这部作品有一个很不错的争议是:如果不是拍了十几年,口碑还会那么好吗?当然从这里不难看出不少人觉得这部作品的成就是在一个时间上的,可对于这部电影来说,他选取的一个时间段,也就是这个小孩成长的时间段6-18岁之间的这个时间,我们可以以此为参考,思考一下这个时间段中人的成长。这里我们不难的出,论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么大的作用。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导演分别用了父母离异、艰苦生活和遇到各种不顺的事情来交代这些影响。因此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完全可以把他当成一个教育片来看待,享受这种正面的教育,去理解这里面的辛酸。可以说,这不仅仅是记录一个小男孩的成长历程的电影,而是导演很用心的跟你讲述这些经历的纪录片。
TOP.6 《夜间飞行》(韩国)
这是一部非常具有导演意识的电影,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大程度上跟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是一样的。《夜间飞行》是一个非常通俗的同性之间的爱情故事,李宋熙日在前半段的塑造上其实非常小清新,但里面不得不佩服的是对于情感的控制,甚至在后半段的爆发,都显得非常有大导演的风范。整体上来说,看过他作品的人应该都能了解到他对于同性之间的不被理解,甚至对社会的各种排斥是非常具有直观性的。因此,这种张力也将放大到极致,让人感同身受。
TOP.5 《推拿》(中国)
娄烨的作品总是充满着对人性的探讨和与欲望的渴望,其实这些东西早已经成为他的特征了。只是这国内这部关于边缘人的作品里,更加值得去探讨盲人的内心的渴望。很多故事本身的演绎其实并不是故事,更是在这个故事里讲述的一些东西,《推拿》正是如此甚至为了方便这部电影在听的情况下也不影响“观赏”,旁白的运用非常巧妙。《推拿》这部作品本身的意义,已经要比故事重要。
TOP.4 《消失的爱人》(美国)
《消失的爱人》其实原著魅力远没有大卫·芬奇拍的那么有意思,但是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版,其实编剧都是由作者在一边把控,因此当他们之间的碰撞,也就造就了这部与众不同的爱情故事。无可否认的是大卫·芬奇在气氛的掌控还是节奏的断层,都是非常准确而有意思的。注意到《消失的爱人》的细节的人应该可以看到里面出现很多对称镜头,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就是男主角对爱人作出亲吻手指然后放在对方脸上的一个动作,这个对称镜头同样也出现在同一地点不同人物(小三)的视角上。于是这些一连串的对称镜头就启了一个讽刺和扭曲的作用,让人觉得有点奇怪而又在合理之中的感觉,很能体现故事的冲突感。除此之外,色调的运用和剪辑插叙回忆等的描述,也让电影的故事更加多元化的描述几个人感受,而不仅仅是围绕着单一角色进行描述,这种说故事的手法也是传统电影中比较少能运用的那么巧妙的一个精彩地方。
TOP.3 《鸟人》(美国)
很多人说《鸟人》的“一镜到底"在炫技,其实换了别的导演,说不定还真不能拍出来。其中里面涉及到的很多经验、安排、演员的配合都是十分苛刻的,甚至在场景的调度上,剪辑一不连贯,就很容易出现链接不上的问题,这就是《鸟人》之所以厉害的地方。他不仅仅是靠前期的摄影,还包括了人员的调度,场景的安排,甚至后期的剪辑一连串需要整合的东西,这是能体现一个导演的把控能力的精彩之处,也是考验导演本身的能力。虽然传统意义上,《鸟人》的一镜到底并不是真正的一镜到底,而是用了几个特效来转场衔接让人误以为链接在一起了,可是早在胶片时代希区柯克就已经用到了这个问题,因为他知道一部电影是不可能在120分钟或者更长的电影时间里达到一镜到底的效果,所以借助了外力来进行协调,特别是胶片时期一卷胶片拍摄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完全能撑起一部电影,因此在这方面为了更好的达到效果只能运用科技手段了。所以,表现手法很突出,很重要,而用一种记录式的拍摄,是否能突出《鸟人》这个故事本身的寓意呢,这当然是肯定的。以一个第三人视角去追踪和揭秘一个影视圈的幕后,这种新鲜感和犯罪感是很有想象力才能感受得到的。
TOP.2 《游客》(瑞典)
这是一部非常多细节,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命题。就好比女朋友和你妈妈一起掉下水里,你该救谁是一样的命题,因此当这个内容更加黑化的时候,则变得更有意思,更加富有争议性。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本身在剧本上面就安排了很多有意思的桥段,当你真正看到的时候,会觉得很巧妙,很符合现实的想法,所以才会觉得这部《游客》中的现实难以把握,甚至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会不知所措。古典的音乐配合这冲突的画面感,或许真实导演所要表达的那样,让你跳出这个现实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去看这个家庭的冲突,其实在思想上有很大一部分值得去深思的。其中就有大雪迷失的那场戏,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只是演给小孩子看的,让他们误以为彼此已经和好了。又或者为什么母女让孩子给朋友抱而不是给父亲抱,父亲在下山的时候让别人给了一支平常不会抽的烟,这些细节,究竟导演是想表达什么,是他们始终没有放下得下这件事的隔阂,还是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事实带个人的伤害是有多么的恐怖的。这一切其实都是至于每个人的看法,感受到电影的东西来决定的。
TOP.1 《爆裂鼓手》(美国)
这是唯一一部让我看完后音乐仍在脑海里回响的电影,甚至黑化程度上一度想起另外一部非常有名的作品《社交网络》。只是本质上的区别是前者更加积极,后者更加混蛋。同样是描述人性的哲学,一个具有非常典型的斯特哥尔摩症,一个则是阴谋论者。其实对于这类型的电影,都是具有冲突感的类型片。而为什么《爆裂鼓手》会那么脱颖而出呢,当然也是在于故事的表现手法上,简单的故事线索,配乐和台词的调剂,一切看起来都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样子,非常难得。导演的摄影手法都是平稳形的,对白很少,爵士的配乐无限重复的效果,再加上演员的表演,就那么一步到位了。似乎这些年已经是很少会出现这样简约而不简单的东西,仅凭一个爵士鼓就足够撑起整场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