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有他们的故事也有他们的悲剧。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在现实故事里,太平轮的主人是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父亲的一艘客船,1949年遭遇意外沉船,造成近千人死难的悲剧。相对来故事本身没有那么凄美的乱世豪情,只是这一个题材,在吴宇森的拍摄下更显得有那么一点悲壮的情感,甚至有一种史诗般的情怀。
看过吴宇森作品的人,或许会感慨,这部戏应该是吴宇森电影里女性角色最为出彩的一部了吧。无论是之前的《纵横四海》、《英雄本色》、《赤壁》等,都是主要以男性角色为主要代表的作品。而这次选择的章子怡、宋慧乔这几段爱情,不难看出吴宇森导演想尝试的一些新的东西。因此,在这部以太平轮为主线的电影里,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爱情故事,在片中几乎占了大半部分。对于勾勒出一个乱世和悲剧,更显得有一点莫名的遗憾。只是这么的编排,饱满的情感和个性的人物,却对整个故事脉络再添了一些累赘。从这里不难看出的是,吴宇森对那个时代的解读,他渴望挖掘乱世中的爱情,甚至希望用战争、爱情、妓女、阶级等元素凸显他们区别,为《太平轮》的下半部做铺垫。
对于《太平轮》(上)主题不贴合主题的争论,似乎也是从一上映开始就已经有不少人在抱怨。这部电影不像当年《赤壁》那样分开上下了其实都是在讲一样的故事,而是彻底的挖掘船上的人的背景,营造出一个乱世豪情的感觉。特别是关于情感的描述,留下的疑问,每个背景下的人物感情线的铺垫,都是步步为营的,其中黄晓明和宋慧乔的舞蹈定情,佟大为和章子怡的虚假照片,甚至到金城武和长泽雅美的跨国恋情,都有刻意的标签化。可以说大格局是出来了,但是却显得铜臭味很重。
吴宇森在处理《太平轮》(上)中几乎就已经为了以后的发展铺好了路,在市场定位上,他聪明在懂得如何去揣摩到观众的心里,编排这个故事,讨好几方人。首先是国共抗日到国共分裂这个红色题材,就很明显的去讨了某些审核机构的欢心。再到中间穿插的三段爱情故事,包括人物背景中的各个阶级角色,用分线叙事的MV手法打造,也为一些女性观众打了一个预防针。乱世战争中的炮火连天,血肉飞溅则是对男性观众扔下了橄榄枝,很难让你抗拒。于是在这种大杂烩的整合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说,从这里不难看出他的野心的大小,这也是当《太平轮》这个故事被分为上下部之后,上部几乎在偏题的情况下说完一个故事而饱受通病的原因。试想,谁会想用一部电影的时间去了解他们每个人的背景故事,或许更多人想看的是像《泰坦尼克号》里面简单直白的爱情吧。
当然,虽然在《太平轮》(上)中没有涉及到海难,但也是有比较出彩的戏份的,其中最为精彩的就是吴宇森式暴力美学的发挥。从很早的港片中就已经出名的技法,在红色题材抗日战争中,确实很有个人风格,精彩程度上也非常有观赏性。在男性荷尔蒙的作祟中,几乎在以为不需要大脑思考的去欣赏时,又在国共谈判分裂时丢出一个国共内战的反思。其中一幕就是当遇到饥饿时,国民党的人和共产党人共同分着烤兔子吃。既有笑点,又不缺内涵。而最后国共开战后,黄晓明扮演的雷义方最后无可奈何的说出这是一场错误的战争时,也是悲壮,不羁。这里也不难看出创作者的小心思,既没有污蔑国民党,也没有鼓吹共产党。只是为了迎合审查,而去一笔带过,避重就轻的逃避了这个直观性问题。
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几场战争上的调度,其实是有那么一点吴式风格在里面的,可惜被弱化的严重。太过常规化的场景,对于观众的吸引力来说还是比较牵强的。总共两场比较大的战争之中,包含的战争其实比不过里面要讲的故事要精彩,这些都是能体现出战争的残酷性的东西,当看到炮火连天的时候突然转变一些这些情节来调节气氛,也算是里面的一些亮点。
或许是想营造出的史诗爱情,或者是想体现一种乱世豪情,其实这两个东西,在吴宇森手上却显得有那么一点玩票。邀请了一大堆大明星,却始终纠结于这几个人的情感故事里,莫不是玩腻了动作片,想尝尝新鲜的东西……可以说,对于《太平轮》(上)的评价,很多不是在于电影的故事,而是至于主题的定位。在《太平轮》(上)里面的爱情其实很唯美,不输国产的爱情片;战争场面的宏大和热血,也是国产电影中数一数二的,甚至可以媲美一些好莱坞大片,或许你不得不承认仅从某个场面来说他非常有意思,但是整体上来看缺始终是缺少了些个性化的东西,以至于他不像一部吴宇森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