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评价姜文这个人,但是对于他的作品本身来说,都有着个人独特的视觉标志。从最早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到现在的《一步之遥》,均是如此。特别是熟悉姜文的人来说,似乎也是从一开始就已经了解,他是一个多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当然,这也就是《一步之遥》之所以不那么容易被人接受的原因。
很多人拿《一步之遥》和《让子弹飞》比,可能是因为受在《一步之遥》之前的《让子弹飞》的传统叙事手法的影响,所以对《一步之遥》这种打破传统叙事手法的颠覆形电影留一下疑问。可是从在《让子弹飞》之前,姜文是这样的吗?处女座到成名作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他不是一个爱讲故事的人,而是一个爱提问题的人。
《一步之遥》的故事原型是1920年轰动上海的阎瑞生案,马走日就是里面的阎瑞生,完颜英就是里面被杀害的王连瑛,甚至连音都是直译的。阎瑞生案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就像《一步之遥》里面演的一样,最早确实是有这么一个纪录阎瑞生的片段,还有到最后被抓走枪毙的片段,为了让这些片段成为一部电影,于是创作者在里面找了一个朋友演了里面杀人过程,就这样1921年上映的《阎瑞生》就成为了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只是这故事原型在姜文的手法,明显显得先锋性更强一些,他利用人们对马走日的“审判”,引出的道德层面和社会制度问题,把矛盾扭到极端,显得更像一部莎翁剧。
“To be or not to be ”就是莎士比亚里最经典的那句台词,因此当马走日被逼着去演这个杀人过程中的思想斗争,就成为最大的亮点。姜文从这里给出了一个选择题就是:要么我枪毙你,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要么你去把他演了,有可能枪毙个假的把你给放了。可是你虽然活了,但是在别人的心中你还是个该死的杀人犯。当然,对于这么一个有底线的人马走日来说,当然是特别纠结的一个选择,于是最后他虽然是选择了第二个,可是他也没有跟着正常人的思维走向去结束,而是无缘无故的高尚了一把,来了一个戏剧性的结局,来凸显这个社会的畸形与矛盾。
从故事中来看,马走日的这个人物是非常有意思的,马走日在这个军阀社会中,就是一个有底线有尊严的花花公子,可是在和完颜英在一起的时候他的底线更加广,而当他接触到武六就变成另外的一个人了。他甚至会因为别人在黑他的时候主动谈和,当搞不定的时候动武打了去演这个故事的人,到最后他宁可自己死也不肯将演一个杀人犯。他的一举一动其实就像一个社会,不断的刷新着自己的道德层面,以至于到最后死的时候,让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高尚的人。
在电影里,看到马走日和项飞田的名字时,应该不少人会联想起象棋。马走日代表着里面的马,项飞田则是里面的象,武大帅是帅,大帅夫人及身边的人是士,只能绕着帅走,武六是军,武七是炮,几乎里面一切的关系都是互通的。为什么姜文的电影里面男主都姓马?马走日,马邦德,马大三,马小军……其实这一切都在隐喻着马克思主义下的中国。
可是,按理着说《一步之遥》的故事应该很好才对,可是为什么差评还是那么多,真有那么多人没看懂?
其实,《一步之遥》这种电影本就不适合去电影院看,里面花俏的元素,春晚式的布景,也只是纯粹的在投机取巧,让电影商业气氛更浓烈些。电影是艺术创作的手段,姜文用了一堆夺人眼球的手段去包装,就连“致敬”的元素都用上,撇开里面的各种隐喻不谈,他能给的东西真的不多。于是为了讨好各种层面上的人时,利用“致敬”这些人家略懂的内容来凑,也是一个显得很廉价的东西。即使有《教父》、《2001太空漫游》、库里肖夫、卢米·埃尔、莎士比亚、卓别林、让·吕克·戈达尔等撑腰,也已经变得不太像姜文的东西,或者更理想化的拼凑了一个让人觉得高深的故事。有可能姜文想更靠近一点大众,可是毕竟阶层的不一样,混的东西多了,也就不伦不类了。
To be or not to be ,姜文答曰:I do。